宝宝巴士客服回应APP跳出成人广告
导读:针对争议,记者当日以用户身份联系宝宝巴士官方客服。对方回应称,APP内的广告均来自第三方合作平台,“我们有专门的广告审核流程,但机器筛选和人工核查难免会有遗漏”。客服同时解释
宝宝巴士客服回应APP跳出成人广告
针对争议,记者当日以用户身份联系宝宝巴士官方客服。对方回应称,APP内的广告均来自第三方合作平台,“我们有专门的广告审核流程,但机器筛选和人工核查难免会有遗漏”。客服同时解释,广告收入是平台能持续提供免费儿歌、故事等内容的重要支撑,“但这绝不是放松审核的理由,我们已经把问题反馈给项目组,会督促合作商尽快调整内容,也欢迎用户随时举报不当广告”。
这一回应并未完全打消家长的顾虑。在某母婴社群里,一位妈留言获得上百点赞:“我家孩子每天都要听宝宝巴士的睡前故事,要是他不小心点到那种广告,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。”另一位家长则更在意“责任划分”:“就算是第三方投放,宝宝巴士作为平台方,难道不该把好最后一道关吗?”不过也有用户表达了“两难”:“免费APP靠广告盈利能理解,但针对儿童的产品,广告内容必须‘零容忍’,哪怕漏一个都可能影响孩子。”
作为深耕儿童启蒙领域的品牌,宝宝巴士的介绍里写着“服务全球7亿家庭”“用趣味内容传递真善美”,曾是很多家长眼里“能放心扔给孩子的软件”。如今却因为一则广告陷入信任危机,本质上戳中了家长们的共同焦虑:当儿童产品需要靠“非儿童友好”的广告维持运转时,“安全”和“免费”的边界该怎么守?
有儿童网络安全专家提醒,儿童类APP的广告审核不能依赖“事后补救”:“应该提前设置‘儿童专属广告池’,只允许教育、玩具等符合儿童认知的内容进入,第三方投放的内容必须先过‘儿童适宜性’审核,而不是等家长投诉了才整改。”对家长来说,这次事件也算是一次“提醒”——哪怕是口碑不错的儿童APP,也得时不时检查一下内容,避免孩子接触到“意外”。
宝宝巴士客服表示已启动广告内容的全面排查,但家长们更想看到的是“实实在在的改变”。毕竟,对于孩子的网络世界来说,“审核遗漏”从来都不是可以被原谅的借口——每一个弹窗、每一条广告,都可能成为影响他们认知的“小刺”,而守护这份“干净”,需要平台多一点“较真”,更需要整个行业多一份“警惕”。